正文

用爱来耕耘,换桃李满园香——最美幼儿教师

董丽娟,女,35岁,入党积极分子,内江师范学院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她是通平幼儿园教研组长、幼儿园骨干教师。

教育格言: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用心做事,用爱育人 。

她投身幼教十六载,尽职尽责守初心。她深知自身业务素质对孩子的巨大影响,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参加园内外的各项业务培训,注重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以儿童的情感去体验,运用所学理论梳理教育经验。在任教期间,她先后获得温江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14年在第五届玩教具大赛中《迷宫》获得四川省二等奖,并纳入全国优秀玩教具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16年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获得区级三等奖,2018年玩教具《百变轮胎》获成都市三等奖、2021年全国幼儿园优秀教案一等奖、论文也多次在市级区级获得二三等奖,还多次被寿安政府与幼儿园评为优秀教师。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我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她对幼儿教育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主要有四美。

她始终谨记自己教师的身份,坚持做新时代幼儿园教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于自己教育事业。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是这样践行的,每天用美丽的笑容迎接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像伙伴一样陪着孩子们游戏、学习,生活中,又变身成妈妈一样照顾着孩子们,让每个孩子在幼儿园都能享受家的温暖,在爱与陪伴中自由的成长。

教育教学中,她一直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协助园领导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在一日活动中的学习活动、运动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中,要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视角去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梳理知识、经验,逐步提升幼儿思维、能力,同时又充分尊重幼儿的成长需要,她坚持“专业促发展”的原则。

教研工作中,她根据教师的困惑与问题制定教研计划与方案,形成了适宜常态化的教研模式,让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在教研的过程中充分激发教师的参与性、互动性,让教师在教研中形成积极的思考碰撞,促进教师在深入教研活动的成长过程中,启思践行。

她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与反思,及时调整、完善自己的育儿观和教学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专业眼光看待幼儿的行为,用专业方法促进幼儿的发展,才能享受专业成长带来的职业幸福与快乐。

始终坚持“和而不同”的态度,相帮共勉,一起进步,团结同事、善待家长、尊重他人,共建“人和”之美。

对待家长,她一直致力于创设和谐班集体,营造快乐、愉悦的氛围,实现家园共育。如会细心跟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会将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家长分享、交流,帮助家长科学育儿。此外,还搭建多个与家长的交流平台,让家长们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更清晰地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老师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改进、完善家庭教育方式,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对待同事,在协助好园领导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用心为每一位老师工作、发展服务。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帮助新教师熟悉一日生活组织,指导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教师有困难、困惑时,积极想办法解惑答疑,为同事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帮助。

在做好平日的工作时,她从未放松过学习,珍惜外出学习的每一次机会,把学习的幼教理论并学以致用,不断充实自己。在工作中为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教研和科研活动,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获和点滴启示记录下来,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她一直牢记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积极的实践与反思以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每次的教研活动前会查阅大量的资料,翻阅书籍,从中不断充实自己,做好教研组的带头作用。我对工作总是尽我所能,满腔热情、一丝不苟、乐于奉献。

在幼儿教育的工作中,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有的只是平凡、只是琐碎,但是就在这诸多平凡而又琐碎的工作中担任着比天更大的责任。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热情、对家长的责任、孩子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她对幼教满满的爱来耕耘,定能换来桃李满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