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指南》中明确指出:“各年龄段幼儿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条件。”小一班的宝宝们为此很焦虑、哭闹着不想上幼儿园。
著名教育学家说: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
一、我不会
每天午睡起床,我们就会尝试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服、裤子和鞋子,但是最后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有一动不动在等着老师帮忙的,也有穿反衣服的,起床后总是一群孩子围着老师说。
幼1说:我不会穿衣服。
幼2说:我不会裤子。
幼1:我不会穿鞋子。
幼3:老师帮我穿一下。
面对这种情况,小一班的老师们采用了游戏的教学方式,用儿歌的形式来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来看看宝宝们的表现吧!
二、“衣”展身手
小一班老师根据穿衣步骤图示范,教会幼儿正确穿衣步骤。
用儿歌的形式来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很快掌握其中的要领,
渐渐地喜欢上自己穿衣了,
嘿呦嘿呦
认真学动手练一练
认真学会穿衣、叠衣
《穿衣儿歌》
抓领子,盖房子,
小老鼠,钻洞子。
左钻钻,右钻钻,
吱吱吱吱上房子。
《叠衣服》
伸伸手,抱抱臂。
左抱抱,右抱抱。
弯弯腰,变一半,
我的衣服叠好了。
三、我最“裤”
穿裤子
找好前面小标记,
一左一右穿进去,
拉好盖上小肚皮。
四、童心“鞋”力
小脑袋靠一靠,
鞋儿弯弯里面瞧,
分清左右伸进脚,
手提后跟往上提,
搭扣朝外笑哈哈。
结合《指南》中关于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教育建议,“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从活动前后对比中,小朋友们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幼儿是在自愿自主的愉悦范围中提升了手指的灵活度,锻炼了手指协调性与手眼协调的能力,从自我服务以及为他人服务中得到了极大的自豪感和成功感,不同程度地提升了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总之穿衣、穿裤、穿鞋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指导,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鼓励赞扬,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掌握自主穿衣的能力。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让我们发现孩子的困惑,
追随孩子的脚步,
从生活出发,
用心去启迪,
引导宝贝们学会各种本领,
让教师做教育路上智慧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