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聚焦CLASS评估系统,促集教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调幼儿园要运用好评估指南,通过自评和多方评价的方式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2024年5月14日上午,成都市温江区通平幼儿园开展了《课程一体化》观摩研讨活动,活动聚焦CLASS评估系统,通过CLASS的视角,透视幼儿园班级教师与幼儿互动的特质,通过观摩研讨的方式,促进集教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提升。

来园签到

老师们怀揣着一种学习的态度,老师们如约而至,温江区寿安镇中心幼儿园及温江区通平幼儿园坐班老师们进行了签到,开启了本次活动之旅。

观摩集教活动

温江区通平幼儿园大二班班主任范娟带来了大班音乐活动《贪吃的小熊》,课堂上,她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动作描述了小熊为了寻找美食而发生的各种趣事,范老师和孩子们之间互动频繁,时而模仿小熊贪吃表情,时而和孩子们一起完成某个动作,增强了课程趣味性,同时鼓励孩子们自由想象和创编动作,范老师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反思

范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自省,她深感这次活动的成功得益于几个关键的因素。她认识到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是她最大的收获。通过巧妙地将小熊贪吃的形象与音乐律动相结合,她成功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范老师也识别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她认识到,尽管她尽力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她可能无法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个人关注。她表示,在未来的活动中更加注重个体差异,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引导方式,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通过这次反思,范老师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她相信,在未来的活动中,她能够做得更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通过CLSS评估系统评课

活动后,所有老师们坐在一起运用CLASS评估系统从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学支持三个领域评价大班《贪吃的小熊》课程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陈然老师:范老师通过小熊故事营造了轻松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兴趣。对课程设计提出以下建议,一梳理动作图谱:在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时,老师可整理成简单图谱,便于幼儿后续使用。二及时回应与提炼:老师应对每个幼儿的回答给予回应,提炼关键动作,便于记忆。三鼓励创新:音乐活动中,图片可让幼儿自由排序,按喜好创编,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新思路。

王杰玉老师: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情节,比如小熊在寻找食物、吃到食物的表情动作,鼓励幼儿大胆地 进行创作。在师幼互动的形式上和教学支持上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支架,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鼓励幼儿发散思维跟随音乐节奏想象出不同的动作,在情感支持中支持自主领导,可以让幼儿自主当小老师,幼儿自主承担随乐律动。给予幼儿充分的情感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创作。鼓励幼儿自主当小老师,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领导力。

高洁老师:教师在活动中使用多变的语气配合不同的教育情境、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游戏,同时用语言引导拓展思路打开幼儿想象力,自主创编更多的动作进行游戏,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多感官协同参与整个韵律活动,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动作表现等调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兴趣。面向全体幼儿时教师兼顾全班幼儿也能关注到个别幼儿,使个别幼儿也能积极融入集体活动中。

蒙晓琴老师:范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幼儿遵守规则、通过律动活动促进幼儿的自律和次序感,在情感支持中老师对幼儿的情绪需求的响应过程有及时的调节,在教学支持中的语言示范中老师使用的语言清晰准确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幼儿在行进律动中小建议:老师在幼儿行进律动中是否达到有节奏、协调的动作,动作适宜幼儿发展,鼓励幼儿自己创设想象的动作情境,教师和幼儿换位,教师放手让幼儿学习幼儿动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余竹清老师:在课程中,范教师与孩子们分享小熊的有趣故事,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孩子们都很开心,积极地和老师进行互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活动。教师尊重和积极回应幼儿的想法,用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回应幼儿支持,在重复与拓展中,教师使用不断新花样的重复音乐活动,给予了我们一定的启发。建议在最后活动结束活动中幼儿使用自己动作的可以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幼儿都尝试自主创编的动作。

黄怡老师:范老师设计的活动形式开放、课堂氛围很活泼,活动中教师关注到幼儿的表现,并及时地给予热情地回应和赞扬,整个活动范老师表现出了她独有的教学风格和魅力,这样的风格和魅力很感染幼儿,让活动更轻松和愉悦。

冯蝶老师:幼儿能大胆表达情感和不同观点,自主游戏支持上,教师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同伴和玩法,让幼儿站起来自主律动时鼓励幼儿自主创造自己的想法和动作,同时老师通过开放性提问运用推测和讨论的方式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老师关注到个别幼儿并回应个别幼儿。

王海霞老师:活动中幼儿参与度很高,教师运用多种形式感知音乐、动作创编、角色扮演等引发孩子积极参与,通过图谱和动作形式帮助幼儿梳理,掌握音乐的节奏。

董丽娟老师:范老师这次活动中韵律的学习形式包含了导入时运用的问答互动、角色扮演、图谱运用、示范与模仿、合作、创编等。整个活动教师的环节层层递进、老师情感非常饱满、用不同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在创编活动中教师适当退位,幼儿自主创编、相互学习。

张慧老师:本次艺术活动中的内容包括艺术欣赏:通过音乐和创编动作来培养幼儿音乐欣赏的感知能力;艺术创作:鼓励幼儿进行各种基本动作的创编,有音乐和舞蹈的体现,老师通过播放音乐,幼儿感受节奏、随乐舞动;情感表达与创作:教师聚焦到了大班艺术领域活动开展的内容,本次活动老师运用了情景故事的导入、谈话、提问、讨论、示范与模仿、角色扮演与游戏,老师很好地印证了这些师幼互动的形式,在合作与分享环节还稍微欠缺,需要老师使用更多方法达到幼儿的合作与分享,建议在大班语言中幼儿应当有符合大班发展的多样性的词汇,需要老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多方面地培养幼儿高阶性词汇的能力。

聚焦问题专业提升

课程评价后,张慧老师就本次活动通过CLASS评估系统评课大班律动《贪吃的小熊》时,教师应关注情感支持、课堂管理和教育支持三个领域,与儿童进行有效互动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①本次大班艺术领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内容、形式有哪些,有无问题及建议?

②在运用CLASS评估系统从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学支持三个领域评价师幼互动时你有什么困惑及困难?

老师们纷纷说出自己对CLASS评估系统的理解和运用,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的方法,老师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寻求改进,以提高课程质量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使用CLASS评价活动来评价本次艺术活动,通过教研的形式找到如何在五大领域教学中运用这个系统,通过用视频或案例的提供的形式来梳理出集教活动中的内容和形式,梳理出一个便于教师使用的脉络,再针对CLASS评价系统来研究如何提升,教师对师幼互动再次学习与研究,不仅仅针对集教,在日常生活环节、衔接环节、户外活动以及区角活动、游戏等,梳理师幼互动的内涵、内容和形式。

寿幼副园长杨尘就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她肯定了范老师的个人素养以及教学风格,针对本次活动,建议教师们在说课时将幼儿前期的经验、前期师幼互动表现、为什么呈现这堂课、它与现在课程的关系等这些逻辑讲清楚。请大家在以后的活动中聚焦某个领域的师幼互动的内容和形式,结合《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以及《核心经验》中该领域的核心目标,对领域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寿安镇中心幼儿园和通平幼儿园的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了class评价工具在班级保教质量提升和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情况改善方面的重要性。教师们纷纷表示,将积极运用class评价工具,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师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