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手的探秘之旅

课程缘起:

美术活动时,小朋友们正在玩手掌印画,西瓜组的妍妍突然发出惊叹:馨馨妹妹.你的手印好小呀。宇宇凑上前去,手举得高高地说:“你们看,我的小手有线线

郭梦寒:你看,我的指甲上有白白的东西,我会用自己的手穿裤子!

瑞捷:我的小手有力量,我会自己拿勺子吃饭。

妍妍:我有十根手指头,我会自己穿袜子,我的小手真能干!

教师思考: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小手,了解手的功能十分有必要。教师不仅希望孩子们知道手对自己的重要性,更希望孩子们看到自己能力的展现,从而获得自信心去完成各种活动。为此,温江区通平幼儿园小一班教师们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开展了小手的探秘之旅”课程故事。让孩子用自己灵活的小手做有趣的事情,从而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

课程框架:

教师带领孩子们对小手的疑问和兴趣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本次手的探秘活动设计了一系列的班本课程。

教师思考通过和孩子们谈话,发现 孩子们对手的认识不够全面,根据孩子们的经验、问题、兴趣设计了课程框架。

课程开展

(一)问卷调查

教师们根据幼儿的经验和疑惑梳理了亲子调查问卷,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自己的手。

教师思考幼儿园各项活动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我的小手调查中,教师利用亲子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家长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见证孩子的成长,通过本次问卷,孩子们更深层地了解到手的本领,这些发现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深入探索的兴趣。

(二)认识小手

教师通过与幼儿讲述绘本故事《五根手指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了不同的手指名称,了解了五个手指头各自不同的本领和作用,每个手指都像一家人,不能分离,

教师思考:教师以绘本为媒介,支持幼儿深入探究,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小手,了解了五个手指分别是大拇指,拇指的旁边是食指,最长的指头是中指,中指的旁边是无名指,最小的指头是小指;知道了每个指头的作用,大拇指可以用来表扬、点赞等,可以表示你真棒;食指可以用来指物品,中指是个子最高的,无名指是抽血常用的,小拇指用来拉勾勾和做约定的;孩子们不仅知道了手指的名称,还知道了不同手势表示不同意思,认识了每个人手指都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三)不一样的手

在集体活动后,小朋友们无意识地把小手放到了桌面上,这时辰辰大声地说了:快来看,我们的手好像长得都不一样。一下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力,大家开始比一比小手,并激烈地讨论了起来……

桐桐:“我发现我的小手是最白的!可能是我喜欢喝牛奶的原因吧!”

亦宸:“我发现我们的每根手指都不一样长,而且粗细也不一样。”

可馨:“我发现我的小手很大,而且肉肉也很多。

郭梦寒:“老师,我们的手指可以做那么多事情,那指纹有什么用呢?”

希希:“指纹可以解锁手机,我爸爸手机就是用指纹解锁的!”

宇宇:“我家的门是指纹解锁的。”

馨馨说:“老师,指纹有什么作用呢?

在幼儿的好奇提问下,教师引导他们探索了每个人手的独特性,特别是手指上的指纹。幼儿们初步认识到,每个人的手形各异,而更为神奇的是,每个人的指纹也各不相同,包括其指纹的类型等。

教师思考:作为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这样的探索机会。经过与孩子们一同探索手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比较、采集、创作和尝试,不仅了解了指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

(四)能干的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能写能画能做工,勤动手来,勤动脑,人人夸我好宝宝”,小一班的孩子们就像儿歌中说的那样,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1.游戏

区角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时小手是孩子们“好伙伴”,为他们提供帮助。孩子们的小手如同魔法棒,充满了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手指灵巧而富有表现力,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还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凯凯:你看,我会用我的小手给宝宝洗澡。

寒寒:我的小手会搭高高的房子。

妍妍:我的小手能拓印漂亮的花草。

泽泽“你看我点得漂亮吗?

勇勇:你看我用食指点画,上面留下了我的指纹,好神奇啊!

琳琳:我要在画上把我的五根手指头,都印上去。

2.自主劳动

为了证明自己的小手很厉害,孩子们充满热情地开展了劳动活动。他们纷纷跃跃欲试,想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小手的神奇力量。有的用抹布擦拭着桌椅,有的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有的清洗餐盘、有的擦窗户和栏杆等等,他们的小手忙碌而有序,整个教室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变得干净整洁。

馨馨说:我用我的小手来擦桌子,让桌子变干净。

曦曦:我要把我们教室的窗户擦得亮亮的,让阳光也进来玩!

瑞婕:我的小手会擦把栏杆擦干净。

教师思考:教师以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因此坚持教师设计活动时要以幼儿为主,多创造幼儿之间交流和讨论的机会,适时提供支持与帮助,在游戏中让孩子们积累经验,体验到小手的作用。

3.小手“变一变”

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坐在操场上休息,一位小朋友突然说道:“快看,我的手的影子像螃蟹”于是大家纷纷模仿,用手做出了各种不同的造型,孩子们感受到了阳光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他们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影子世界。

赵勇志:你看我的手变成小蛇,好吓人呀!

希希:我的小手变成小兔子,真可爱。

妍妍:我的小手变成小鸟,飞得好高啊,你们追得上我吗?

孩子们回到教室后对影子游戏的兴趣一点也没减少,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为孩子们准备了手电筒,让孩子们在教室里也能玩手影游戏。

妍妍:“快看,我们发现了大秘密!他变成了大巨人了!”

赵勇志:“我知道了,动起来就能变大变小了”

教师思考:基于孩子们对影子游戏持续不减的热情,我深感这次户外活动不仅带给了他们欢乐,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在阳光下创造出了各种影子造型,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我将继续支持和鼓励孩子们的探索精神,为他们提供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材料,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五)小手保卫战

班级个别幼儿还会时不时吮吸手指、啃指甲盖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不仅不卫生,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小一班的孩子们围绕可以如何保护小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希希:不能碰触刀片等危险物品,容易伤到自己。

昊昊:不能用手去触碰地面上的脏东西,这样容易弄脏小手。

天宇:画画时不能画在手上。要认真洗手,才能消灭细菌。

妍妍:洗手时,要用七步洗手法。

志志:用洗手液洗手,我的小手会变干净啦!

教师思考:教师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提炼出教育点,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关于个人卫生和安全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识。同时,教师持续关注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引导和纠正。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对小手有了更深地认识。他们不仅熟悉了各个手指的名称,还在儿歌和歌曲中展现了更加自如、大方的小手动作。在认识小手的基础上,孩子们通过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和实践体验,学会了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去探索世界,尝试各种有趣的事情。尽管关于小手的探秘活动即将告一段落,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永不停歇。让我们期待更多精彩的探秘活动,继续引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