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喝水那些事儿


依据《成都市3-6岁儿童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中关于健康饮食子目标的指导精神,强调均衡膳食与主动饮用白开水的重要性,成都市温江区通平幼儿园小班深刻认识到饮水环节在幼儿日常活动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关乎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更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一环。鉴于此,我园小班开展了关于培养饮水习惯的活动。

    察觉问题出现   孩子不想喝水

户外活动圆满结束后,老师带领着孩子们返回教室。老师用温柔而充满关怀的声音,细心地提醒每一位小朋友:“现在请先解便并用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哦,之后记得要喝上一大杯温水,为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哦。”

这时,凡凡说:又要喝水?我可以不喝水吗?

子砚说:我不想喝水,我只喝一点点。

开放式对话讨论   了解真实原因

针对孩子们不爱主动喝水这一问题,教师特别策划了一场关于喝水的谈话活动,深入了解孩子们对于喝水的认识和想法。

活动伊始,教师发起了一场关于喝水的开放式大讨论,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妍妍第一个举手发言,她满脸幸福地说:我喜欢喝白开水,它让我感觉很舒服。

棋棋略带犹豫地说:我不喜欢喝水,因为它没有味道。

泽泽则以一种小大人的口吻说道:我喜欢喝白开水,妈妈告诉我,多喝白开水会少生病。

通过这场讨论,教师不仅听到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也初步了解了他们不爱主动喝水的一些原因。为后续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喝水习惯养成计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家园携手共育  完成问卷调查

小班教师针对幼儿饮水习惯用问卷星进行了全面调查。

通过日常细致观察、积极家长访谈以及详尽的问卷调查,洞察到班级内普遍存在幼儿对白开水兴趣不高、不会主动喝水、喝水需要提醒、奖励才喝白开水、渴了就喝牛奶等现象,家长们也普遍担忧孩子饮水量不足的问题。

开展多元教学   激发饮水兴趣

针对这一现状,班级教师迅速行动,通过观看水对人体影响的视频、讲述小动物找水喝的故事、观察教室植物以及讨论没有水生活的后果等多元化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水对人体的作用和喝水的好处,激发孩子们对饮用白开水的兴趣,逐步引导他们建立起健康的饮水习惯。

创设环境支持   激励幼儿饮水

教师还精心打造饮水环境,设置喝水任务与挑战,以贴纸奖励鼓励孩子多喝水。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孩子饮水兴趣,助力养成良好饮水习惯,为健康成长护航。

师幼商讨约定   制定喝水计划

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每天的喝水计划,明确了集体饮水、自主饮水时间段的安排,例如起床后、玩耍时、午睡后、放学前等时间段。这样的计划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何时应该喝水,还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了定时饮水的意识。

教师在教室饮水机旁设置了“喝水爱你呦”的互动装置。每当孩子们喝完水后,都可以按下这个装置,获得一句温馨的鼓励语。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喝水的趣味性,还让孩子们在每一次饮水后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伴的关爱与肯定。

最后,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在家长的反馈中,她们知道孩子们对于多喝白开水对身体健康是有帮助的,从而能主动多喝白开水的孩子人数在增加。通过家园一致的教育合力,帮助孩子们将定时饮水的习惯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中,实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饮水管理。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还加深了家园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与实施的饮水习惯培养活动,温江区通平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正确、主动地饮水,更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了成长的乐趣与自我管理的成就感。家园共育的桥梁更加坚固,家长与教师的携手合作,为孩子们的健康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