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秋咳,
被誉为秋季“三部曲”。
秋风渐起,咳嗽声在人群中不绝于耳,
秋季气温起伏不定,昼夜温差较大,
空气异常干燥,是感冒咳嗽的多发季。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身边咳嗽的孩子越来越多,只要孩子一咳嗽,父母的心就跟着一颤,看到孩子咳得小脸都憋红了,大人更是辗转难眠,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好功课,应对孩子的“秋季咳嗽”。
秋季干燥,而肺喜润而恶燥,再加上小儿肺常不足,抵御能力较弱,引发咳嗽。秋天易发过敏性疾病。秋季空气中飘浮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在过敏原的作用下,过敏性鼻炎、咳嗽等疾病最易复发。天气昼热夜凉、早晚温差大,易发感冒。感冒是引起感冒后咳嗽、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干咳或只是偶尔像清嗓子那样咳几声,大多无痰或有痰音,但痰比较黏稠,难咳出来。常常伴有口咽干燥想喝水、尿赤短少、便秘、身热等。
肺炎多数是因为宝宝感染了相关病毒、细菌等原因引起的,并不是咳嗽引起的。肺炎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肺炎是宝宝肺部受了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从而出现咳嗽,发烧,比平时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或呼吸时胸部疼痛,嘴唇和甲床青紫;宝宝咳嗽剧烈,高热不退,精神不好可能就是肺炎。
可通过三个步骤以区分普通感冒咳嗽和肺炎咳嗽。 一测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果用退烧药也只能暂时退一会。普通感冒发热一般38℃以下,发热时间短,用退热药效果比较显著。
二看 ,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难。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气,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看精神状态。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好,经常烦躁、哭闹不安,或者昏睡,抽搐等。看饮食。小儿感冒,饮食还是比较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但患肺炎时,饮食明显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就哭闹。看睡眠。小儿感冒时,睡眠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呼吸困难还会加重。
三听 ,听孩子的胸部。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似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这种声音。
孩子年龄小,肺功能发育不完善,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比较差,很容易伤风、感冒,引起咳嗽、发烧等症状,影响身体的健康发育。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同时也应注意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注意日常饮食,尽量少食用生冷食物,多食用温热且易消化的食物。特别禁食冰淇淋、冰饮等寒凉食物。多食用具有养肺功效的食物,如洋葱、大蒜、梨、白萝卜、山药、杏仁、百合、银耳、白果、荸荠等。
“秋咳”季,家长们首先要做到不急不躁,科学的预防与护理,才是帮助幼儿抵御病毒入侵的最佳助力,让我们一起家园携手,呵护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