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次提问,不如一场深度体验;一百次沟通,不如一次亲身感受。最美的声音,是家园同频共振的回响;最好的教育,是家园共育的良好互动。
上周五通幼大二班开展了“通幼共育坊”第一期活动后,收获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2024年5月10日上午,成都市温江区通平幼儿园第二期“通幼共育坊”活动如期举行。
共读
教师带领家长共同解读《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这两个文件,让家长们深入了解了幼小衔接的关键内容,知道了如何引导孩子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的四大准备及“三个习惯”的培养,以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共评
家长们观摩了大一班孔凤芸老师的数学活动《小猴找朋友》,家长们深感此次教学设计的巧妙与有效。孔老师巧妙地运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和学习方位知识。
活动中,孩子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度和专注力。他们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游戏和实际操作,不仅增强了对方位的理解,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孔老师以她专业的教育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成功地将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和严谨性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让家长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数学领域的潜力和发展,也看到了教师的活动内容在为孩子上小学做坚实的铺垫。
共玩
在共玩环节中,班主任冯蝶老师宣布了幼儿向家长发起的挑战内容,家长们立刻投入到幼儿游戏的挑战中。让家长们深刻体验到桌面建构游戏的独特魅力。家长们通过亲手操作桌面建构玩具,不仅惊叹于它们能够激发孩子的丰富想象力、空间感知能力、专注力等,还感受到了桌面建构游戏能提升孩子动手能力,因为在搭建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手部的动作,与眼睛进行密切协调,从而大大促进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在这场共玩中,家长们不仅感受到了桌面建构游戏带来的乐趣,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其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她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多地与孩子一起参与这类活动,共同享受亲子时光,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共品
餐前,家长们注意到幼儿园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用餐氛围。看到了保育老师对桌面进行了仔细地清洁消毒,教师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餐前活动、餐前洗手等,
餐中,家长们亲自品尝了幼儿园的餐食,她们对幼儿园在食材选择、烹饪工艺和营养搭配方面的用心表示赞赏。
餐后,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熟练地擦嘴、漱口,孩子们开心地与教师一起散步。家长们在问卷中对食物的口感、味道和营养搭配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食物大小、口感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仅体现了家长们对孩子们饮食健康的关心,也展示了他们对幼儿园食品管理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共建
家长们结合半日活动中幼儿“三个习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反馈,班级教师也会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对班级的管理和对幼儿教育的支持。
凌新月妈妈:
在今日的半日活动中,我欣喜地观察到孩子在“三个习惯”的养成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看到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的这些变化,我深感他们真的长大了,不仅在知识上有所积累,更在情感、态度和习惯上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骄傲,也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习惯,茁壮成长。
卢奕辰妈妈:
经过这次深入参加共育坊活动,我深感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教育方面的用心与专业。通过教师引领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解读,我们家长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如何协助孩子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大准备,以及“三个习惯”的培养。这不仅让我们在家庭教育上有了明确的方向,也让我们对孩子们未来的小学生活充满了信心。
潘芸蝶妈妈:
我要感谢幼儿园为我们家长提供了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通过本次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更加信任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我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遇是最美好的开始,携手是最温暖的共育。家园共育是孩子成长的桥梁,家长们通过参加“通幼共育坊”,深入幼儿园参观、交流,拉近了教师和幼儿园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家长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携手努力,温暖同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