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成为主角,给孩子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倾听促进教师与儿童心灵的沟通,倾听孩子的话语和心声,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对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及时作出正确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温江区通平幼儿园中班组都做了哪些倾听能力的培养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生活篇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素养,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更好地表达。幼儿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播报,如:美食播报、天气播报、国旗下讲话等,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倾听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幼儿学会了在不同情境中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指示,为将来的社交互动打下基础。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倾听篇
什么是倾听?
倾听就是安静听别人说话。
听清楚了,才知道要做什么。
(一)故事促倾听
中班组开展了一系列以故事为载体的活动,老师们在集体活动中讲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发出惊叹和笑声,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倾听习惯。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倾听能力。
(二)音乐促倾听
将适宜的音乐贯穿于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如入园、早操时播放欢快儿歌,区角活动时收玩具播放固定音乐,幼儿午餐、午睡起床时播放轻柔背景音乐……伴随着不同的音乐信号,幼儿轻松、愉悦、自然地度过每一个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提升了倾听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游戏促倾听
老师们巧妙地运用各种游戏,深入且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更在无形中增强了他们的专注力、理解力和回应能力。比如游戏“猜猜我是谁”,通过听声辨音,来感知每个人的音色不同。又如在“传话筒”游戏中,让孩子们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和表达。每个孩子都扮演着传递者的角色,他们需要仔细倾听前一个孩子传递的信息,并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下一个孩子。听力游戏如“听音乐猜动物的名字”或“听故事猜情节”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听力、注意力和思考能力。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听力,还教会了他们如何耐心、专注地倾听他人。
三、表达篇
如果说倾听是一种输入,那么表达就是一种输出,准确表达能使幼儿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倾听表达小任务
倾听能力影响着幼儿对信息的接受和掌握,因此教师会有意识地给幼儿布置“小任务”,并将“小任务”的内容在班级群里反馈给家长,请家长督促幼儿完成,逐渐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倾听与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一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班组的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幼儿倾听与语言表达能力。通幼将继续开展幼小衔接系列活动,让科学幼小衔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